前几天,笔者开车去几个乡村搞调研,发现乡与乡交界、村与村交接处都留有不同程度的“硬伤”,有的路段成了“豁巴齿”,有的减速带成了“绊脚梁”,还有的路缝成了“陷脚洞”。(12月23日 人民日报)
“交界”处、“交接”处为什么就有那么多的“硬伤”呢?除了交通、路政管理部门的安全防患排查不够到位外,似乎还有些别的“隐情”。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是不是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甚至“门前雪”都不扫完的现象?是不是有“交界”处“该你负责”的想法?是不是这样一路下来,“豁巴齿”就越来越多,“陷脚洞”就越来越大呢?
这样的状况使人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两家人为了“界限”问题争持不下,一封回复的家书打破了僵局:“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封“家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体现出无比宽广的心胸,让“对方”也感动了,主动让出了“三尺”,从此,“六尺巷”的故事流传开来,成了谦让、宽容的代名词。同样的道理,凡是在有关“交界”的地方,只要大家都能具备这样的胸怀,都愿意多负责一点,谦让一点,那些“豁巴齿”、“陷脚洞”也许就会少许多。
说有这么一位学生,在做清洁卫生时扫到和邻班交界处,发现别班把垃圾扫过来一些,就来告知班主任。班主任告诉他:你把垃圾扫干净就是,如果是你先扫,那么就多扫一点,把别班的都扫一些。学生听从老师的教导,以后的交界处再也没有发生过纠纷。这样的小事中,折射出的正是一种高度的责任和不斤斤计较的情怀。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不乏这样的例子,大至政府部门,小到贫家小户,往往就是为这么一点点“他人瓦上霜”,弄得尴尬异常。
要解决好乡与乡交界、村与村交接处的交通“硬伤”,除了交通、路政管理部门的安全防患排查要到位外,基层领导干部的思维、意识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不管是一个乡镇还是一个村社,领导干部首先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要把自己融入大局之中,眼光不能只盯住自己脚下的一小块空间,而要抬起头来看看前面,看看周围。在本辖区与别的辖区之间,只要大家都发扬“六尺巷”的传统,在维修好自己路段的基础上,还把别的辖区的问题都解决一些,久而久之,维修就会主动,“硬伤”就会逐渐减少,真正打通“断头路”的“最后一公里。
当然,如此的“硬伤”,光靠干部的努力也是完不成的,还需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维护道路通畅的队伍中,并以主动发现、主动弥补等践行。“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都具备了这样的意识并付诸行动,那些“豁巴齿”“绊脚梁”就会自动消失,打通乡村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就指日可待。民众期盼着!(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