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是‘潜伏’在一线。”这是同事们对长期“泡”在轧钢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攀成钢钢管研究所轧钢工艺研究室主任邹友富的评价,也是笔者多次“零距离”接触他之后的感受。
近年来,邹友富配合钢研所各课题组和攀成钢各生产厂做好产品研发生产推广工作,促进了轧钢及热处理工艺研究和科研攻关工作有序推进,使现场技术服务和工艺优化降成本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为此,他获得了2012年度攀钢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度鞍钢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度攀钢“敬业·奉献”金奖等荣誉称号。
6月12日早上7时15分左右,告别还在睡梦中的妻子,邹友富离开了成都市区的家,他要赶最早一班到青白江的车。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金堂分公司生产钛合金管,工艺室成员主要是配合课题组和生产厂参与钛合金管的研究开发生产,我们要现场跟进,观察孔型、工艺。
到达金堂分公司后,邹友富和课题组及生产厂技术人员就前一天取样的分析结果、今天试轧的工艺方案和金堂分公司生产人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工艺参数设置、操作进行了布置。
试轧开始后,邹友富紧紧跟踪生产,他不断地看、抄、录参数,不时地用强光手电筒观察钢管内外表面质量,一刻也没有松懈。“我要现场跟踪每一个环节,观察现场生产是不是按照预定工艺来的,如果有问题还要临时调整工艺。检测、抄录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一天抄录的数据,回去后整理到电脑上,能有十几页。”邹友富说。
“受钛合金特性影响,今天的轧制不太顺利,我们要把样管带回实验室分析。”下午6时多,邹友富和钢研所其他人员一起回到了青白江的办公室。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7时,邹友富来到508厂热扩现场。当天,508厂热扩机组步进炉第一次对406×26.2管线管进行小批量回火,需要去现场对试行工艺进行核实。
忙完手上的工作,已是晚上10时30分,邹友富才回到成都的家。
冯庆是和邹友富一起战斗在科研战线多年的“战友”,他说:“邹友富是我们的工艺带头人,也是我们的榜样。近年来,在他的牵头下,我们与相关课题组及生产厂技术人员一道开发成功专用管在508再加热炉、热扩步进炉和180机组再加热炉的热处理工艺,实现了专用管热处理量10000吨以上;开发成功340管一区大口径管材的调质工艺,实现Φ508系列L360QCS管线管热处理5000吨以上,成功抢占了大口径专用管市场等。”
张友敏是和邹友富一个办公室的青年技术人员。“我是去年刚进厂的大学生,现在在品种开发室实习。在品种开发过程中,经常要和邹老师打交道,他是那种严谨专注的人,我为我身边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而骄傲。”
6月13日上午,在邹友富办公室,笔者看到一张6月份以来轧钢工艺研究室的考勤表,6月份邹友富只休息了两个周日,但是中间有两天分别是白班中班一起上,夜班白班一起上。“也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我们科研人员就是要急生产所急,要多蹲在现场,只有潜伏下去,才能找到关键点解决问题。”邹友富谦虚地说。
“我们科研在为生产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市场服务。如果客户有非常规要求,能做出来的我们要尽快做出来,不具备工艺条件的要挖掘潜力、创造条件,也要尽量满足客户需求。”采访过程中,邹友富说。
当笔者问他:“你工作这么忙,会不会顾不到家里呢?”邹友富说:“妻子也会有埋怨,让我不要这么累。我就耐心地劝妻子,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我们要去适应生产和销售,不能让生产和销售来适应我们。在我的劝解下,妻子也慢慢地理解了。”
这就是邹友富,“2014年6月12日”也只是他众多工作日中的普通一天。多年来,他凭着一股脚踏实地、默默为企业付出的“牛”劲儿,为攀成钢科技腾飞注入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攀钢日报记者 谢莉莉 攀钢日报通讯员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