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反映: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还有待改进
更新时间:2007-04-16 00:00:00 来源:www.gznxme.com 浏览次数:
10 我来说两句()
|
据报道,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4月15日起在全国推行,7月16日全面实施。该系统将对所有在中国运营的网络游戏进行限时管理,超过3小时收益减半、超过5小时收益为零。这一实施方案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抑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而做出的。但网民认为,这种“看上去很美”的规定存在一些问题: 1、这一规定并没有很好的监管技术作为基础。实名注册本身就不具备普遍的实施条件,至少在诚信问题上很难把握。在现有的网络监管条件下,仅仅是以注册帐号、身份证号码等外在的信息作为判断依据。网吧外标明“禁止未成年人入内”,但许多地方的网吧并没有严格执行,登陆帐号和密码在一张小小的纸屑上写的清清楚楚,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2、虽然实名制解决了未成年人上网认证的问题,但是不能避免部分人使用家长的身份上网。据悉,有些网吧根本不验身份证,因此,未成年人把父母、亲人的身份证号都用来注册上网。 3、尽管监管部门要求运营商定期将填写信息、玩家资料,提交公安部门进行验证,未通过公安机关验证的用户将被纳入防沉迷系统。但登陆帐号是可以伪造的,单纯的网络物理技术是无法准确辨别玩家身份的。 4、玩家换号继续玩的问题。有网民提出,只要多办几张卡,2个小时换1个游戏,把几个游戏换着玩就什么都解决了。这样倒让网吧老板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5、网游公司受限时,与之对抗的非法私服却不受此限。从防沉迷系统公测以来,“不限时”一直成为众多私服叫卖的热点。“限时后,我肯定会转向私服!”一些网民说。 网民建议: 1、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未成年人如果没有机会进入网吧,只能选择在家里上网,有家长看管,加上防沉迷系统的作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超时网游。 2、对未成年人转移其“注意力”。学校在未成年人可能去网吧的时间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家长尽量抽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并引导其注意其他更好的休息方式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未成年人减少在线时间的有效途径,关键是社会、学校、家长有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共识和制定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 3、网民认为,如果对成年人的网游时间也作出限制,那效果可能会更好。一视同仁,即使是成年人,其健康状况也需要关心,特别是一些大学生,沉迷网游,危害同样很大。网游限时规定的“推广到成年人缺乏法律依据,暂不考虑”,这其实正好让未成年人钻了空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