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业余作家罗郑洲的写作之路
□记者 胡波 文/图
他,是攀钢检修公司轧钢作业区的一名电焊工。工作中,他与闪烁的弧光为伍,跟炽热的焊花作伴;生活中,他用对文学执着的爱点燃了一盏心灯,笔耕十余年,照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精神家园。
他,就是我市业余作家罗郑洲。
被拨动的心弦
上世纪八十年代,罗郑洲随母亲迁到攀枝花,自此,他的人生轨迹便与这座城市的发展交织在一起。
1996年,罗郑洲从攀钢冶金工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原攀钢氧气厂工作。几年过去,他的焊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成为厂里的检修骨干。工作之余,罗郑洲总是拿出企业报纸和下发的各类安全质量资料,津津有味地读着。同事们都感到奇怪,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啥值得他如此着迷。
2003年秋天一个周一的下午,厂安全科长和团委书记一行到罗郑洲所在的班组参加周安活动。根据安排,班组成员要逐个对近期的几起事故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轮到罗郑洲时,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感而发,对案例中事故产生的原因、后果及防范措施进行了细致分析,引起了参会领导的重视。会后,厂团委书记找到罗郑洲,希望他将自己的发言,写成文字稿件,交到厂团委。经过一个晚上的琢磨,一篇题目为《一次深刻的周安会》的稿子写好了,并递交到了厂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篇稿子不久在厂团委主办的《氧气团讯》上刊登了。
目睹自己的文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罗郑洲异常地兴奋。尽管这篇稿子只是刊登在内部刊物上,但却拨动起了那根埋藏于他心底多年的文学“琴弦”。于是,一颗根植于心灵的创作种子开始萌芽了,悄悄在这个秋天生长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厂团委及宣传部门的鼓励下,罗郑洲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然而,文学创作的芳草地上不只是繁花似锦。最初的一些稿件,他大多凭兴而作,在构思、立意、选材及遣词造句方面,都显得稚嫩笨拙,投出去的稿件犹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兜头浇了一瓢凉水后,倔强的罗郑洲没有因挫折停笔,反而更坚信天道酬勤。
2004年初,他精心撰写的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散文经编辑修改后,刊登在《攀钢日报》上,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随后,他尝试着创作各类文学作品,言论、散文、随笔和文学评论以及人物通讯等等。每一字,每一词,都力求准确,形象生动;每一起典故,每一段引喻,都力求寓意深厚且通俗易懂。凭着他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和渐渐扎实的功底,慢慢地,他的文章频现于攀枝花的各种报刊,偶尔还有“豆腐块”在省部级报刊上露脸。
十年笔耕终无悔
罗郑洲为文学梦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由于工作性质,他白天在生产现场忙碌,碰到重大检修甚至要鏖战通宵。因此,他只能挤出不多的业余时间来默默笔耕。
写作之初,罗郑洲没有电脑,也不会打字,文章都是用稿纸书写好后装入信封送到报社。后来,他将写好的稿件拿到厂车间,悄悄地请办事员帮忙打印。总是求人,也不是长久的办法。罗郑洲就干脆跑到街上的复印室里,自己花钱打印文稿。
2007年,许多报刊都不再接受纸质稿件,要求作者统一以电子文档的方式传稿。这着实把罗郑洲“将”住了。咋办?坚持还是放弃?罗郑洲一咬牙,花了2800元钱在家安装了一部台式电脑,并开始学习打字。几个月的学习,罗郑洲逐渐熟练起来,一篇千字文只需一个小时就能轻松敲定。
十年间,罗郑洲在攀钢内部报刊、《攀枝花日报》《四川工人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媒体上发表了1000余篇文章,并于2005年至2008年连续四年获评攀枝花日报社新闻宣传先进个人称号。多年来,他有众多的文学作品获奖,其中《房子宽了,心更亮了》被川工报评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征文三等奖;《文学之美》荣获攀钢文联2005年度优秀作品奖;《父亲,我一生的老师》荣获攀枝花市老龄委举办的敬老爱老助老有奖征文三等奖;《听父母讲那哄人的故事》荣获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二等奖。2013年,罗郑洲被吸纳为攀枝花市作协会员。
如今,罗郑洲形容自己十年来最大的成就,即是不辞辛苦地孕育了两个“孩子”:一个是今年即将满10岁的女儿,另一个则是逐渐厚实的文学作品。
一盏心灯永不灭
文学之路,异常艰难。罗郑洲对此感悟颇深。
关于他名字的来源,还有个故事。当他还在母亲腹中的时候,父亲去北方出差路过河南郑州,突发灵感,给儿子取名为郑洲。父亲希望孩子将来的人生之旅,能像中原大地那样平坦,能像黄河绿洲一样滋润福祉。
但是,生活是现实的。到目前,罗郑洲的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在超市等打零工,他自己的收入也很低,不仅要供房贷,还要抚养孩子,肩头的压力非常大。
2011年初,罗郑洲一度产生困惑:一直追求的文学理想和精神寄托,能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什么呢?而曾经的单位同事,一位年轻的宣传干事因患癌症而去世,给他增添了不小的心病。
那年的九个多月时间里,他只字未写,似乎远离了那片渴望的热土。
那年中秋之夜,罗郑洲回到父母家中团圆,赏月之际,老父亲指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感慨地说:“不管天宇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无法阻止它的阴晴圆缺,我们的日子也是如此,不能轻易地放弃心中的那轮希望之光啊!”
那天晚上,罗郑洲久久未能入眠,想起了许许多多给予自己帮助的编辑老师与同事,想起了一位媒体领导在一次座谈会上讲过的一句话“罗郑洲给我们影响最深的并不是他的文章,而是多年来对文学创作的守望精神”。他喃喃自语:“我现在怎么了,难道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就要舍弃自己心中的理想吗?”
“不,决不能就这样放弃!”罗郑洲又重新拾起了手中的笔。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更加认识到自己需要突破的瓶颈在哪里:不能局限在工作生活的范畴内,要开阔视野,登高远眺,才能开启更宽广的文学天地。
罗郑洲的这一盏精神心灯,自始至终都没有因风雨而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