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抹不去的攀枝花干打垒
更新时间:2016-11-02  来源:攀枝花日报

  1966年,攀枝花各路建设者建设“干打垒”。   1965年6月,攀枝花建设者们自己建的“干打垒”职工住房。

    □温浩

  在攀枝花的初期建设中,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学大庆,大搞“干打垒”。

  特别是从1966年大会战正式开始,两矿(铁矿、煤矿)、两厂(电厂、水泥厂)及施工基地正式施工,攀枝花建设指挥部根据全国工交会议和西南局三线建委会议的精神,坚决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加速三线建设的战略思想,以及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指示,认真总结了建设“干打垒”的经验教训后,决定发扬延安精神、走大庆道路,全面贯彻“干打垒”精神,提出了“不仅过去管用,现在管用,在今后的建设中,年年管用;不仅民用建筑管用,工业建筑也要管用”。同时,要求在“干打垒”建设中做到:

  最近2至3年内不安排施工队伍搞民用建筑,集中兵力先搞生产建设;

  施工队伍进场,首先自己动手搞“干打垒”基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所有生活福利设施,原则上一律采用“干打垒”,不要搞高楼大厦;

  不仅民用建筑要用“干打垒”,施工基地和工业建筑也要贯彻“干打垒”精神;

  厂房土建设计,能露天的不用棚,能用棚的不用房,能用“干打垒”的不用砖木结构,能用砖木结构的不用混凝土结构,能用混凝土结构的不用钢结构,能用小吊车轻型厂房的绝不用大吊车重型厂房,厂房结构该低的不能高、该细的不能粗、该浅的不能深、该短的不能长;

  “干打垒”建筑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有石用石、有草用草、有竹用竹,避免远距离运输;

  “干打垒”工程必须认真执行“好字当头、好中求多、好中求快、好中求省”的方针,达到“三高一低”的要求。

  从1965年3月至1966年7月期间,攀枝花盖起了16万多平方米的“干打垒”和“干打垒式”工棚,不仅解决了上万职工的住房问题,使各路建设队伍进得来、站得住,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干打垒”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主要体现在:

  永久性土墙“干打垒”遍地开花,质量提高,形式多样;

  临时性“干打垒”建筑的造价大幅度下降;

  大胆打破旧框框,“干打垒”已应用在施工用的生产基地上。

  许多正式工程设计中,也采用了“干打垒”。

  还试建了一批低标准砖木结构楼房,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