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 文体动态 > 正文
一本刊物,一座城市,一个时代
更新时间:2013-12-05  来源:攀枝花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

  ——写在《攀枝花文学》创刊四十周年之际

  □周强

  攀枝花,建市48年,在如此年轻的城市里,《攀枝花文学》却已经创刊了40周年。这是让许多人感到意外的。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攀枝花在基础设施、物质生活条件等方面还赶不上如今的许多小城镇,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居然创办了《攀枝花文艺》(《攀枝花文学》的前身)这样一本刊物,让建设者们可以聆听到自己的声音。姜华令、刘成东、吕文秀等文学前辈,在当时也就是修桥铺路的建设者中的一员,他们利用工余时间,在工棚里,在烟盒纸的背面创作的文字终于有了一个阵地。劳动号子在这里汇聚、扩音,旋即成为战天斗地的讴歌和礼赞,起到了鼓舞斗志、凝聚精神力量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了攀枝花诗歌和诗人群体独有的美学特征和魅力。

  衡量一座城市的文化,指标有很多,硬件设施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但其中不可或缺的,我认为起码应该有一本纯文学刊物,它既是培养本土作家的摇篮,又是展示地域文化的载体。就像《北京文学》之于北京,《上海文学》之于上海,《青年作家》之于成都,《大家》《滇池》之于昆明……

  经常听刘成东等老一辈编辑讲关于《攀枝花文学》的掌故和趣谈,知道这本刊物从创刊走到现在,经历过许多的坎坷,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迎来了辉煌,最高期发行量超过四十万份,引起了许多名家的关注和垂青,叶延滨、贾平凹、叶辛、牛汉、雷平阳等人都在《攀枝花文学》上发表过作品。这些人,是中国文学的佼佼者,同样也是《攀枝花文学》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然,刊物也同样经历过非常艰难的岁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刊物几乎难以为继,有人曾提出停办刊物的意见。随着攀枝花经济的发展繁荣,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办刊的经费已经得到充分的保障。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就是作者队伍在萎缩,作品的数量在减少。这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当今社会人心的浮躁。对此,我们也想了许多办法、作了不少努力,比如推行签约作家制度,给许多有实力的业余作者生活和创作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指导;组织各类文学创作、研讨活动,使创作者的眼界和创作空间得以拓展和提高;广泛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发现和培养大批的文学新苗……所有的努力,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动攀枝花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矛盾和问题,作为刊物的传承者和守护者,虽然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各不相同,但是使命和信念是一样的。

  以下,是《攀枝花文学》的历任主编和他们在这本刊物付出的时间,让我们对他们曾经的付出与坚守表示敬意:

  赵晓义(1973年冬-1984年);王英超(1985年-1989年);孙中荣(1990年-1992年);李树海(1992年-1998年);黄云川(1998年-2001年);缪斯中(2002年1月-11月);杜宁(2002年11月-2008年1月);冯中云(2008年2月-2012年5月)。

  (作者为《攀枝花文学》现任主编)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