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喻
近日,新疆喀什市麦盖提县首次向记者披露:有意将麦盖提县改名为刀郎县。据麦盖提县委书记文福来介绍说,改名“刀郎县”肯定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超常规的,跨越式的。(6月20日中国广播网)
时下,市县“改名”之风又呈泛滥之势。前有湖南省新宁县要将县名改为“緉山县”,后有湖北省远安县因是张艺谋新片《山楂树之恋》的拍摄地,而欲将县名改为“山楂县”。某些市县官员行政之浮躁可见一斑。难道在某些官员的眼里,给市县改名真的促进地方发展?
民间有句谚语叫“坐不改姓、行不更名”,可见改名一事兹事体大。就是官员本人改名,也是多在学生时代改的,“成名”以后一般不会轻易改动“成之不易”的官场大名,但偏偏喜欢改变自己治下的市县地名。“我是父母官,管辖一个市县,改个名儿有什么了不起。”完全一副“老爷官”的做派。
在新疆有句话,叫“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不到麦盖提县,就算枉到喀什”。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喀什的麦盖提县是知名的“刀郎文化之乡”,刀郎舞、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刀郎农民画、刀郎羊都是久负盛名,源远流长。“刀郎”是什么意思呢,它是“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
麦盖提县改名“刀郎县”的理由,无非就是想借“刀郎”多元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这样的改名理由听起来似乎冠冕堂皇,却独独忽略了一点:官员们是否就市县“改名”尊重历史、听取民意、尊重民意?
其实,地名最根本的用途是指明区位、方便大众,应该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稳定性。诚然,以风景名胜、底蕴文化之名来给市县改名,确实可以提高一地的知名度,如果发展旅游经济走走“改名”一条路,那么各地发展经济的思维模式都会被“格式化”,结局只能是挤进一条死胡同。多样、缤纷的地名,其实是历史馈赠给后人的巨大财富,本身就是一笔理应珍视的文化遗产。
尊重历史,珍视现有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或地方经济才是正道,切莫在地方“改名”上打歪主意。(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