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雨佳
农家书屋遍地开花,广播电视村村连通,信息资源人人共享……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工程,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城市在发展变革中的人文关怀。
学习娱乐有去处
“农家书屋离家近,书目也很齐全,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过来看书。”12月16日,正在东区银江镇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看书的双江社区居民胡世敏说。
2012年,胡世敏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回到攀枝花,爱看书的她一度为自家附近找不到看书的地方而苦恼。自从得知银江镇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成并对市民免费开放后,胡世敏一有时间就跑去看书。“从家里过来不到十分钟,而且这里的书还可以外借。”胡世敏告诉记者。
在银江镇综合文化站记者看到,电子阅览室、图书馆、文化乐器室、广播站及各类活动器材、室内固定电影放映点应有尽有,居民们或来此上网,或翻阅图书,或吹拉弹唱。
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东区银江镇综合文化站、西区格里坪镇综合文化站、钒钛产业园区金江镇综合文化站、仁和区平地镇综合文化站、米易县丙谷镇综合文化站、盐边县桐子林镇综合文化站等9个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
12月16日下午,仁和区平地镇中心校的50余名学生在老师李军江的组织下,到平地镇综合文化站乡镇电影放映点津津有味地观看消防知识宣传片。“镇里自己就能放电影,我们以后可以常带学生来看科普类的宣传片。”仁和区平地镇中心校老师李军江说,第一次带学生来综合文化站看电影,觉得很新鲜。
本地节目进万家
由于地处偏远,有线电视光缆未能进村,以前,家住迤沙拉村的毛丛昆守着彩电前翻来覆去地在10几个频道间来回转换,却无法了解本市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
“现在好了,自从安装了地面数字电视,可以收看到攀枝花本地频道,了解本地信息了。”毛丛昆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能收看到本地新闻后,极大方便了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电视频道也由10多个增到42个。“本地电视节目不仅‘富’了我们的脑袋,还富了我们的口袋。”
为了解决边远山区群众收看攀枝花本地媒体的难题,近年来,我市结合山区实际,大力发展农村地面数字电视和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2011年,省广电局开始在我市试点农村地面数字电视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地方服务平台1个、市级发射台1座、直放站115座,发展了4万农村用户,使本地广播电视自办节目覆盖率极大提高,逐步形成多种技术手段相互补充、多种服务模式相互促进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收看本地电视节目难的问题。
村村响起大喇叭
“让我们荡起双桨……”12月16日下午,仁和区平地镇综合文化站的大喇叭里传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由于农村地区群众居住分散,信息传播设备落后,一旦发生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往往难以及时、全面覆盖。为了解决信息发布难问题,2011年,我市率先在盐边县建成首个县级播控平台和益民乡广播“村村响”系统。
“平时,‘村村响’大喇叭可以播放新闻节目、农资信息等,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将灾害信息和应对措施等快速扩散到村民中。”平地镇综合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村村响”广播系统采用“常态”和“应急”两种模式,平时可为群众播报新闻、文化体育、农村种养殖技术等信息,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知国情、学农技,从而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特殊时候,它又能成为“应急广播”,出现紧急情况时,用广播进行及时预警,既快速又方便,又能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保障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目前,全市已建成18个乡(镇)广播站、80个村级广播室,通过有线、无线、电话网传输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一网覆盖、三级联动。到2015年,我市将完成44个乡(镇)广播站和352个村级广播室建设,实现“村村响”全覆盖。
2010年,我市还启动城了市应急广播工程建设。目前,我市已建成应急广播播控中心、视频应急会商传输系统及移动应急广播系统,并在公共应急避难场所、车站、广场、学校、公园、社区、超市等人口聚集场所建成了200个固定接收终端。
“紧急情况发生后,可在市应急办的指导下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广大市民群众。”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