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主动将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纠结于经济增速的排位,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四川发展阶段尽管有其特点,但也到了“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关头。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不可持续,低端产业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子不可持续,“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不可持续,通过政府高负债推动快速增长也已不可持续。必须痛下决心,早转早主动。
转型首先需要发展观念转变。发展依然是四川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依然是兴省之要,但不能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速。宁可主动将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纠结于经济增速的排位,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四川面临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需要在扩大增量中调优结构。坚持区别对待、多管齐下、有抑有扬,更加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对传统产业,加大改造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对落后产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淘汰;对新布局产业项目,重点发展高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推动转型发展,需要强化“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抓住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高端切入促转型,努力实现后发赶超。充分发挥四川科教资源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军民融合发展,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深化改革。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很多都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弊端所致。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为转型提供新的动力。本报记者 张忠 王明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