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履责评价”推动建立教育问责机制
更新时间:2018-06-2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要让教育履责行政问责硬起来,必须健全完善问责机制,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评价,是健全完善问责机制的重要一环。为此要完善履责评价信息公开,并根据履责评价发现的问题,严肃追究省级政府没有履行职责的责任。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日前派出32个核查组,对31个省(区、市)省级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实地核查。据介绍,这是首次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评价,是完善教育督导体系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加强教育宏观管理、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重大举措,对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评价,就是落实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要求省级政府积极承担发展教育的职责。希望履职评价能做到客观、公正、公开,并根据履责评价,切实建立问责机制,追究地方政府不依法保障教育投入,不依法治教的责任。

  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明确了地方政府投入教育、规范办学的责任。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法保障教育投入,二是依法履行对学校的监管责任。我国有的地方政府未能很好履行教育投入责任,导致教师待遇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学前教育阶段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择校热高烧不退。有的地方政府对学校违规办学监管不力,如法律规定民办学校必须独立办学,但一些地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不分混为一体,一些地方学校跨区域违规抢生源,但地方政府出于升学政绩利益等考量,对此不加以治理规范。

  关于地方政府履行教育投入与监管责任,法律有明确的问责条款,但主要是行政问责,容易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结果。要让行政问责硬起来,必须健全完善问责机制,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评价,是健全完善问责机制的重要一环。为此要完善履责评价信息公开,并根据履责评价发现的问题,严肃追究省级政府没有履行职责的责任。

  我国正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核心是中央向地方放权和地方向学校放权。推动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一方面要明确地方政府的教育责任以及与之对应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建立针对政府权力的约束问责机制。以省级统筹为例,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包括由省级财政统筹教师的薪酬,但如果要强化统筹,需要省级政府有相应的财政实力,这就需要根据省级统筹的责任,给省级政府相应的权力,否则省级政府很难履责到位。

  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之前主要由县乡财政保障,这导致基础教育发展存在很大的地方差异、城乡差异,因此,强化省级统筹是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已基本完成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进行统筹,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各承担一定比例,做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统一,但占基础教育经费大头的教师待遇仍主要由县乡财政保障,这不利于落实《教师法》的规定,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而要由省级财政统筹所有基础教育教师的待遇,就需要全面改革经费保障机制。

  另外,不少中小学办学长期存在强调应试教育、为了提高升学率而不规范办学的问题,这方面的矛盾,单由地方政府来解决是比较困难的。我国实行统一的升学考试评价制度,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具体实施,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必须从国家层面推进升学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包括加大地方教育改革的自主权,探索适合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方式。这些改革将有助于构建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推动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